人大代表約政是代表履職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效解決民生小事的有效途徑。今年以來,縣人大向縣交通運輸局發起代表約政5場,推動解決了公交站臺智能化提升改造、山區學生周末返家難、道路安全基礎設施不足,以及安全隱患整治提升等群眾急難盼愁問題5件,問題解決率達100%。 多部門協同保民生 全力守護出行路 “排水溝上面是可活動的蓋板,維修的時候可以隨時拿起來,這樣方便多了。”在大若巖鎮黃潭村九黃線沿線,工作人員正在挖掘排水溝,幾名縣人大代表在一旁建言獻策。據其中一名代表陳久建介紹,該路段此前備受積水問題困擾,今年9月,縣人大代表就該路段的交通出行安全問題開展實地調研并約見相關部門負責人。“這邊積水最嚴重的時候有將近20公分,嚴重影響了周邊村民的交通出行,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要早點解決。”陳久建說道。 在人大代表約政后,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結合實地情況制定方案進場施工,經現場調研,縣交通局決定在公路一側修建一條長約220米排水溝,并對積水路面進行瀝青病害處置。“前期我們要和通發辦、綜合執法等多個部門共同制定改造方案,為了防止出現雨水倒灌的情況,還需要請水利部門的專家到現場進行研判,現在工程已經進入了施工階段,如果進展順利,預計本月底就會完成。”沙頭交通運輸管理所負責人陳光環介紹道。 在大若巖鎮荊州村通村公路入口處,記者看到此路段路面坑坑洼洼,邊坡卻十分平整,據荊州村黨支部書記潘太彪介紹,此處邊坡以前存在塌方落石的問題,年初人大代表約政后,有關部門立刻行動進行修整,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這個事情解決后,村民是相當滿意的。”潘太彪說道。 群眾訴求無小事快速響應解民憂 以前東城街道有不少市民反應在上塘孝佑殿與渭石大橋路段、縣委黨校與環城西路匯入處以及省道村社入口、轉彎處等關鍵區域,缺少隔離護欄、候車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代表約政走進東城街道了解詳細情況后,縣交通運輸局通過與多個部門的積極協調聯動和全力跟進,兩個月內完成了原41省道上塘殿至縣委黨校路段交通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在原41省道與環城東路路口設置了紅綠燈,完善周邊道路護欄,在上塘殿設立公交首末站,方便了縣城城東片區居民的出行,在東城街道208省道上塘殿路段,隔離護欄安裝及紅綠燈改造工程均已完成,公交首末站設置極大地方便了縣城城東片區居民的出行。 針對黃田街道代表約政反映208省道黃田段部分路段路面破損、不平整、中央隔離帶油漆老化、隔離帶缺少綠化、公交候車廳設施簡陋,功能單一等問題,縣交通運輸局結合杭溫高鐵保暢通工作對行車道進行路面病害處治、中修罩面(銑刨4cm瀝青面層后回鋪4cm瀝青)、行車道井蓋提升,以及標志標線標牌優化等工作。同時還在沿江片區新建了25座電子公交站廊。站廊內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實時更新公交車輛的運行信息,讓乘客能夠精準掌握公交的動態,減少等待的焦慮。站廊還提供了無線充電功能,乘客在候車時還可以為手機充電,這一設計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服務,得到群眾高度認可和稱贊。 縣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說,“人大約政對我們交通工作能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一方面通過約政這一渠道,我們可以了解到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及時解決可以保障民生,真正為群眾排憂解難;同時可以讓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我們的工作職責,搭建起順暢的連通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