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廳等10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養老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工作目標: 打造一支敢闖敢干、善謀會干、真抓實干的養老領域干部隊伍。 打造一支弘揚浙江精神、具有世界眼光、適應市場需要的經營管理隊伍。到2027年,培育80家養老領域領軍企業。 打造一支敬老愛老、結構合理、技能精湛的專業技能隊伍。到2027年,每萬老年人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達27人,其中高級以上護理員比例不低于20%、持救護員證比例不低于70%。 《實施意見》涉及這些主要內容↓↓ 擴大養老領域人才隊伍 建強養老領域干部隊伍。配足配強各級養老服務工作力量。 加強院校養老專業建設。支持引導更多學校開設老齡和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拓寬養老領域人才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通道。鼓勵院校與養老機構互設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培訓基地。 鼓勵畢業生從事養老工作。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工作的給予入職獎補: 畢業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到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養老服務企業就業,與企業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申領每年1萬元的就業崗位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以內高校畢業生初次創辦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養老服務企業,可按規定申領最高10萬元的創業補貼。 鼓勵養老機構為有關院校教師實踐和學生實習提供崗位。鼓勵見習單位開發養老服務見習崗位,對吸納見習人員的,按規定落實就業見習補貼。 拓寬養老人才來源渠道。鼓勵本省養老服務機構到勞務大省跨省招工。支持跨領域人才流動,鼓勵醫務人員特別是退休返聘且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到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開展服務。支持家政服務、物業服務人員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加大養老領域人才培育 培育經營管理隊伍。各級民政部門積極開展養老機構院長培訓和養老護理師資培訓。選拔優秀青年養老護理員,優先安排到管理崗位。開展養老領域國際交流,選派優秀人才赴國外培訓。 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和培訓,每年為有培訓需求的養老護理員提供一次及以上培訓。開展社區助老員、老年助浴員等新增工種的職業能力培訓。對家庭照護者和失業人員進行照護知識和技能培訓。 規范培訓認定流程。完善養老護理技能等級認定機制。嚴格實行“考培分離”,加強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指導服務和質量督導。支持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完善評價標準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探索建立“新八級工”制度,在高級技師等級之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養老機構內設的有資質醫療機構、有行醫資質的醫務人員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與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同等待遇。 加強養老領域人才激勵 提高工資待遇水平。堅持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勞務派遣人員享受與養老服務機構勞動者同工同酬權利,并按規定享受相應政策待遇。全面建立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積極引進科技助老產品和服務。 優化人才激勵政策。將養老護理列入各級技能人才遴選和技能大賽項目,落實獲獎選手相應支持激勵政策,鼓勵養老機構給予晉職任用。定期組織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老年人營養餐大賽等賽項,加強競賽激勵。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員納入各地人才政策支持范圍,按有關規定享受住房、戶籍、子女入學、醫療等優惠政策。 建立褒揚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養老領域經營管理者和服務從業者進入“兩代表一委員”,拓寬參政議政渠道。鼓勵各地設立“養老護理員節”。 注重養老領域人才管理 重視人才梯隊建設。繼續實施“海島支老”行動,開展“山區助老”行動,推進城鄉養老服務均衡發展。到2027年,全省建立不少于20家養老護理技能大師工作室,形成大師“傳幫帶”的良好人才發展氛圍。 優化人員崗位配置。推動養老機構落實服務人員配比要求,按照護理人員與完全失能人員1∶3、部分失能人員1∶6、自理人員1∶15的比例,配備護理人員。鼓勵養老機構配備專業社會工作者、膳食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康復治療師等,通過內設醫療機構或與醫療機構合作內設醫療機構配備注冊執業醫師。 打造建設應用場景。依托“浙里康養”系統,建立養老領域人才信息和信用管理模塊,實現養老護理員職業生涯“一件事”,包括培訓基地管理、培訓服務、在線學習和考核評價、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發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