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睡眠報告救了我爸的命!”家住龍灣區瑤溪街道的王女士指著手機App中標紅的健康預警激動地說。兩個月前,家中安裝的智能設備“呼呼睡管家”突然發出呼吸異常警報,她及時將癱瘓的父親送醫,確診為肺梗阻并成功救治。這正是溫州市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的生動縮影。 圖源:龍灣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從溫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溫州市作為2024年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項目浙江省唯一試點地區,聚焦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剛性需求,為其家庭開展適老化、智能化改造,撬動各類資源提供居家上門服務,精準評估、預警、調需、監管,打造“前端有硬件、中端有平臺、后端有服務”的智慧居家養老安全保障模式。 在83歲的王茂真老人家中,一個白色小盒子24小時守護著他的安全。這款智能設備能實時監測呼吸、心率,甚至在老人跌倒無法呼救時自動預警,并通過“家屬—村社—鎮街—民政部門”四級響應鏈啟動救援。龍灣區已為310戶改造對象安裝此類設備,家屬可通過小程序實時查看健康數據,每日生成睡眠報告、每周推送健康周報。 這一變化源于溫州市打造的“1個智慧大腦+N終端+四級響應”居家安全守護平臺。通過AI多模態算法,平臺將誤報率從77.3%降至6.1%,如煙霧報警器能精準識別熏肉等生活習慣,避免“狼來了”的尷尬。目前,全市累計為3062位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安裝緊急呼叫、生命體征監測等智能化設備。 圖源:龍灣區融媒體中心 “改造前走路要扶墻,現在扶手裝到床邊、馬桶旁,安全多了。”76歲的吳春蘭老人家住龍灣區永中街道城北村,因中度失能成為家庭養老床位受益者。工作人員根據她的身體狀況定制方案:安裝可移動床邊扶手、馬桶助力器,并配備智能腕表聯動服務平臺。這種精準化源于“1+1+N”評估機制——衛健、醫保、殘聯等多部門共用一套標準,依托省級“浙里康養”平臺,由養老顧問團隊入戶評估身體機能、家庭環境、心理狀況,形成“一戶一檔”改造方案。龍灣區更聯動多部門全面排查經濟困難失能老人,堅持“先評估后改造”,確保每戶方案貼合實際需求。 2024年,溫州市出臺《溫州市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鼓勵和支持設置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專業化居家養老照護服務,并整合長期護理保險、養老服務補貼等政策,確保服務延續性。試點期間創新推出“政府補貼+個人自費”套餐,如“購買家床建設贈送上門服務”,既減輕財政壓力,又激發消費意愿。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養老床位3062張,為5757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服務271043人次。 “服務好不好,數據說了算?!痹谑屑墶疤嵘袆印瘪{駛艙大屏上,各縣(市、區)服務進度、資金使用、滿意度等數據實時跳動。線上,“金民系統”對接“幸福頤養超市”,實現申請、派單、結算、評價全流程數字化;線下,由養老專家、民政工作人員、服務對象組成的驗收小組實地核查,家床驗收率達100%,服務滿意度超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