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7日,派駐茗岙鄉科技特派員溫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劉志堅邀請農業領域專家團隊,與茗岙鄉政府、縣科技局一行深入茗岙鄉,為當地農戶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稻魚共生技術盛宴。茗岙鄉領導與縣科技局農社科上午在茗上村稻螺綜合種養技術示范基地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下午召開專題培訓會,由縣農業農村局陳志儉推廣研究員、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副高邵鑫斌授課,將先進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在茗上村的稻螺綜合種養技術示范基地里,專家團隊沿著田埂仔細查看稻田基礎設施。圍繞稻螺基地堅持綠色種植不使用農藥的特點,專家團隊建議在前期試驗基礎上擴大草魚除草等無公害措施的應用以解決稻田雜草問題。 下午的培訓會上,陳志儉以“一畝稻田兩份收益”為主題,系統講解了稻魚共生的核心要點。展示了稻魚品種搭配方案,針對農戶關心的施肥用藥問題,特別強調應堅持有機肥為主的肥料使用方法。培訓會現場發放了技術資料,專家們還耐心解答了農戶提出的山區水溫調控、越冬養殖等問題。?? 邵鑫斌則介紹了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新技術,圍繞稻漁共生循環技術原理,介紹了稻蝦、稻蟹、稻魚等模式,并詳細講解技術要點與成功案例,為農戶解決稻田生態綜合種養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此次專家團隊的精準幫扶,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戶在稻漁種養中的技術瓶頸。近年來,縣科技局不斷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持續推動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落地見效,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隨著科技賦能的不斷深入,稻“魚”共生這一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模式,必將成為永嘉農民增產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
|||||||||